信息网络协议基础第二章复习

接入网

  • 用来把用户网络或者设备接入到Internet的网络
  • 也被称为最后1公里接入
  • 宽带接入成为主流(FCC [2010]: 4Mbps downstream/1Mbps upstream)
  • DSL、Cable、Fibre、Wireless Broadband (Fixed/Mobile)

常用接入网类型

  • 基于ATM架构类
    • 传统电信网络:点对点
    • DSL(数字用户线路)
      • 对称DSL
        • 下行和上行速率相同SHDSL(利用了话音带宽)
      • 非对称DSL
        • 下行速率一般大于上行速率
        • ADSL
        • ADSL2+:
  • 基于IEEE 802参考模型的局域网架构类
    • 新兴IP网络:共享
    • 以太网(802.3)、无线局域网(802.11)、甚至包括无线城域网(802.16)
  • 光纤接入类
    • 基于ATM:APON、GPON
    • 基于以太网:EPON

ATM

概述

  • ATM: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,异步传输模式

    • 既可用于接入网,也可以用于核心网
  • 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/虚电路交换

    • Q.2931:连接建立信令
    • 信元:基本交换单位,固定长度(5字节头标+48字节数据)
    • ==为什么选择固定长度(53字节)的信元?==
      • ==1)构建硬件简单==
      • ==2)交换单元并行处理==
      • ==3)队列行为优化:控制延迟、提高队列处理效率==

信元

队列优化举例: 假设:链路带宽100Mbps,队列中的分组具有不同的优先级 变长分组网络:最大分组长度为4KB,在交换机开始传输一个4KB的分组之后到达一个高优先级的分组,必须在队列中等待327.68us才能通过输出端口传输(4KB= 32768b) ATM网络:信元固定长度为53B,最长等待时间将是53×8/100=4.24us,而且这个时间是固定的 结论:使用固定长度信元具有控制延迟的能力,特别是控制延迟抖动的能力,这对某些应用例如实时应用非常重要

业务类型

  • CBR业务 Constant Bit Rate
    • 提供最高程度的服务质量保证,保证带宽、延迟抖动
    • 话音、视频等
  • VBR业务 Variable Bit Rate
    • 业务产生的数据可能是突发的,要求延迟抖动小
    • 具有突发性,可保证最大延迟,压缩话音、视频
  • ABR业务 Available Bit Rate
    • 利用剩余带宽,根据网络可用带宽和拥塞状态来调整传输速率
    • 文件传输、email等
  • UBR业务 Unspecified Bit Rate
    • 利用剩余带宽,对延迟和延迟抖动没有严格要求的业务
    • 文件传输、email等

虚电路

  • 虚电路VPI和VCI来标识
    • VPI:Virtual Path Identification,虚路径标识
    • VCI:Virtual Channel Identification,虚通道标识
  • Why VPI+VCI?
    • VPI用于网络的主干中进行切换。它在ATM交换机上起到多路复用/解复用的作用,将来自各种源(ATM接口)的虚拟信道(VCs)汇聚到一个接口上的虚拟路径
    • 另一方面,VCI用于在私有网络内标识连接。
  •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(PVC)
    • PVC是一种永久建立的连接,它使得在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上创建逻辑连接成为可能,这些节点经常或连续地进行通信
    • 网络设备的VPI/VCI表格可以由管理员进行更新
  • Switched Virtual Circuit (SVC)
    • Switched Virtual Circuit (SVC) 是一种在数据通信网络中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临时逻辑连接

信元格式

![[图片 1.png]]

AAL

  • 信元载荷的格式由AAL来决定
    • AAL:ATM Adaptation Layer,ATM适配层
  • Why AAL?
    • ATM可以用来承载可变长度的分组(例如IP分组),而ATM信元长度是固定的。
    • ![[Pasted image 20240102101545.png]]
  • •根据传输业务的不同,分为AAL1~AAL5
    • AAL1:CBR、面向连接业务,例如恒定速率的音频和视频
    • AAL2:VBR业务,面向连接的业务,例如可变速率的音频和视频
    • AAL3/4:VBR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业务
    • AAL5:AAL3/4的简化版。最常用,用来承载IP分组

ATM与点对点链路

  • 在电话线接入中
    • 服务提供商事先给每个客户都事先分配了固定的VPI/VCI,大多使用PVC
    • 为了便于管理,服务提供商一般通过PPP over ATM技术,将PVC变成一个逻辑的点对点链路集合

PPP

概述

  • PPP是个数据链路层协议 ,通过PPP,完成:
    1. 链路建立、维护和终结
    2. 用户认证
    3. 网络参数协商,包括IP地址分配等
  • 对于接入服务器来说,每条PPP链路的另一端对应着一个用户,因此便于认证、计费和管理
    • PPP链路的两端对应着通信双方,因此不存在寻址问题
    • 接入服务器要和AAA服务器(例如RADIUS)配合工作,以完成认证、计费等功能
      • AAA:认证、授权、计费

协议

  • PPP:Point to Point Protocol
    • 在点对点链路上传输多种协议数据
  • 协议构成
    • 封装方法
      • 封装各种协议数据的方法
      • 在同一条链路上同时复用各种不同的网络层协议
    • 链路控制协议(LCP:Link Control Protocol)
      • 建立、配置、维护和终结链路
    • 认证协议
      • PAP、CHAP
    • 网络控制协议(NCP:Network Control Protocol)
      • 建立和配置各种不同的网络层协议
      • 对于不同的网络层协议定义有不同的NCP,例如对于IP协议是IPCP
  • 说明

    • PPP over ATM缺乏有效的QoS和组播支持能力
      • 业务均为ATM UBR类型,提供尽力服务
    • 视频、高质量音频、实时视频会议等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应用必须选择原始的ATM协议栈

ADSL

概述

  • 早期电话拨号:局端过滤300Hz~ 3.4KHz 范围外的非话音频率
  • 电话线的带宽> >4kHz(可用带宽2MHz左右。
  • ADSL:ADSL将用户线路接到没有滤波器的线路上
  • 频率在26khz以上的信号被分离到DSLAM(用户数字线访问复用)

关键技术

  • 调制技术:DMT
  • 关键设备:DSLAM
  • 体系结构:ATM、PPPOE

现在大多使用ADSL Router取代ADSL MODEM,可以由ADSL Router直接进行PPPOE拨号;也可以是ADSL Router+宽带路由器,由宽带路由器执行PPPOE拨号。

DMT

  • DMT:离散多音(Discrete Multi-Tone),用于ADSL的调制方法
  • 利用电话线的1104KHz带宽,划分为256个载波(多音,子信道),每个子信道带宽为4.3125KHz
    • 子信道0(0~4.3125KHz):传统电话业务
    • 子信道1~5(4.3125~25.875KHz):保护频带
    • 子信道6~31(25.875~138KHz):26个上行信道
    • 子信道32~255(138~1104KHz):224个下行信道
  • 双向数据传输时,为了避免上行和下行之间的干扰,在31~32附近的信道不被使用(保护频带,位于138KHz左右)
  • 速率自适应:DMT以自适应的方式分配各个子信道的速率,以达到最佳的传输线路利用率,例如让信噪比较高的信道传送更多的位,关闭被窄频噪声所覆盖的子信道

ADSL带宽分析

DSLAM

  • DSLAM: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,数字用户线路访问复用器
    • 将基于各种DSL技术的数字用户线路,包括ADSL,VDSL和SH.DSL,连接到运营商网络
    • DSLAM分为两侧,即用户侧和网络侧
    • 用户侧:DSLAM和Modem之间始终为ATM over DSL,即来自主机的以太帧被封装成ATM信元,然后通过DSL传输
    • 网络侧:早期为ATM,但是随着IP的普及,ATM逐渐被以太网所取代,这也代表了DSLAM的发展方向(IP化)

PPPOE

Why PPPOE?

  1. 用户希望能够通过一个CPE设备(用户前端设备,例如ADSL Modem)来接入多台主机
  2. 实际网络运行经验表明,以太网(Ethernet)是一种有效而且成本很低的多主机接入技术,但是以太网不支持认证、计费等功能。运营上同时希望能够实现基于用户的访问控制和计费功能。在传统的拨号网络中,通过PPP可以对用户进行认证、计费
  3. 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把以太网和PPP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,因此引入了PPPOE(PPP over Ethernet),在以太网上建立PPP连接,本质是在多路访链路上提供一条逻辑的点对点链路,也被称为PPPOE会话。

PPPOE分为两个阶段

  • 发现阶段
    • 为了在以太网上建立PPP会话,通信双方必须知道对方的MAC地址,并且协商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(Session_ID)
    • 主机发现网络中所有可用的BRAS(MAC地址),并且选择一个BRAS为其提供接入服务
    • 无状态,不会分配任何资源
  • PPP会话阶段
    • 标准的PPP过程,当PPP会话建立后,主机和BRAS为PPP会话分配资源

PPPOE帧格式

类型: 0x8863  用于Discovery阶段的帧 0x8864 用于PPP会话阶段 Code:0x00 PPP会话阶段、0x09 PADI、0x07 PADO、0x19 PADR、0x65 PADS、0xa7 PADT

PPPOE的特点

  • 通过PPPOE会话的建立和释放进行基于时间或者流量的统计,计费方式灵活方便
  • 动态IP地址配置和管理
  • 与传统拨号上网类似,提供基于用户名和密码的认证
  • 由于存在多层协议封装,开销大

局域网

定义

局域网(LAN:Local Area Network)被定义为一个广播域,即在局域网内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的IP分组或者数据链路层帧会被所有的网络节点接收和处理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,对应着IEEE 802.3

局域网参考模型

  • 数据链路层被划分为两个子层,即逻辑链路控制(LLC)子层和媒介访问控制(MAC)子层
    • 在传统的点对点链路控制中没有管理访问共享媒介的逻辑需求 , MAC子层负责对共享链路访问进行控制
    • 对于相同的LLC子层,可以提供不同的MAC子层
      • 常用以太网、无线局域网等局域网具有相同的LLC子层,只是MAC子层不同

LLC

  • 功能:传输服务/ 到上层的服务接口/流量控制等
  • LLC是一个对所有LAN都相同的链路层协议,它定义了两个用户之间数据交换的机制,提供了三种可选的服务
    • 无确认的非连接服务(Unacknowledged Connectionless Service)
    • 连接模式服务(Connection-mode Service)
    • 确认无连接服务(Acknowledged Connectionless Service) 设备厂商将LLC服务作为可选项提供给客户,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应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 在大多数情况下,无确认的非连接服务是优先考虑的选项,但在一些不可靠的网络环境,例如无线网络,一般使用确认无连接服务

MAC

  • 功能:寻址/访问控制/差错控制/移动管理等

  • 重点解决共享链路访问控制问题,具体的MAC机制与传输媒介的物理特性相关

    • 有线:以太网、光网络等
    • 无线:无线局域网、无线城域网等
  • CSMA/CD是最经典的MAC机制,在以太网(802.3)中使用

  • 为什么引入MAC

    • 寻址问题:在共享链路上,任何主机都能够接收其它主机发送的数据,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指明数据的接收者
    • 主机发送数据时以帧为单位,帧的头标中包含了接收这个帧的目的地址,即目的MAC地址

共享链路问题

  • 访问控制问题:在共享链路上,需要一种机制协调所有主机之间的数据发送,以公平竞争访问链路。
    • 解决方法:每个数据帧都有最大长度限制(数据域部分不超过1500字节),发送完后主机之间要重新使用CSMA/CD机制协调对共享链路的访问
  • 冲突
    • 也叫做碰撞,由多台主机争用传输介质引起的。当连接在共享链路上的两台或两台以上主机同时发送数据时,表示这些数据的信号将在同一段传输介质上叠加,从而导致无法被接收主机正确接收。

CSMA/CD

  • 载波侦听(Carrier Sense):当某台主机想要发送数据时,它首先侦听媒介是否忙,如果是,表示当前有其它主机正在传输数据,因此将继续侦听,直到媒介空闲,然后发送数据
  • 冲突检测(Collision Detection):如果主机在数据发送过程中检测到冲突,则发送干扰信号(jamming signal),以确保所有主机都知道发生了冲突,并且取消发送
    • 当检测冲突后,将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,也称作退避(backoff)
    •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(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)来确定随机等待时间时间被划分为离散的时槽,一般设置为51.2us 当第k次冲突发生后,从集合{0,1,….,2k-1}中随机选择一个数r,然后等待r个时槽。如果k>=10,则保持集合{0,1,….,210-1} 不变。如果k>16,则放弃发送,并产生错误

分布式协调功能DCF(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)

冲突避免CA而不是冲突检测CD,在无线环境下很难检测到冲突 两种CSMA/CA操作

  • 基本CSMA/CA:采用物理信道侦听方法 ,该操作强制要求必须使用
  • 扩展CSMA/CA:采用虚拟信道侦听方法,使用两个控制帧,即RTS/CTS,可解决隐藏站点问题,该操作是可选的,可以根据需要配置

基本CSMA/CA

  • 包括载波侦听和冲突避免两个过程
  • 载波侦听 :站点在发送帧之前侦听无线信道是否空闲,如果是,则进入冲突避免阶段,如果当前信道忙,说明现在有其它站点正在传输数据,则延迟发送帧直到侦听到信道空闲
  • 冲突避免:站点在发送帧之前要先等待一个帧间间隔IFS(InterFrame Spacing),并且确保在IFS时间内信道空闲
  • 为了防止多个站点在等待IFS时间后同时发送而导致冲突,与以太网类似,引入了一个随机退避算法来选择一个退避时间 (backoff time)

IFS

帧间间隔(IFS)控制了发送帧之前的等待时间,不同类型的帧具有不同的IFS,确定了帧的发送优先级,IFS越短,帧的优先级就越高 。 三种IFS

  • SIFS:Short IFS,最高优先级,用于CTS、ACK等控制帧
  • PIFS:PCF IFS,等于SIFS+1,中等优先级,用于PCF操作模式下的帧
  • DIFS:DCF IFS,等于SIFS+2,最低优先级,用于DCF操作模式下的数据帧

退避时间

  • 站点执行随机退避算法来确定退避时间
    • 从0到竞争窗口CW之间的随机选择一个值r,则退避时间为r倍的时槽
  • 竞争窗口CW(Contention Window )采用与以太网类似的指数退避算法来设置
    • CW初始化为一个最小值CWmin
    • 当发送方认为发送的帧发生冲突时将CW加倍增大,直到到达最大值CWmax
    • 竞争窗口CW: 开始为2k-1,下一次为2k+1-1

判断冲突

  • .接收方发送ACK帧
    • 接收方正确接收来自发送方的数据帧后发送ACK帧进行确认
    • ACK帧不需要执行随机退避算法,而是直接等待一个SIFS时间后就发送
  • 发送方未收到ACK帧
    • 发送方执行指数退避算法,将CW的值加倍,并且将重传计数器加1,然后重传数据帧,此时需要再次使用CSMA/CA机制竞争信道
    • CW从CWmin开始,每次重传都将CW加倍,直到到达CWmax
    • 重传计数器到达一个设定的门限值时,发送方将放弃发送数据帧,并且返回一个错误

扩展CSMA/CA

  • RTS帧:与数据帧发送方式相同
  • CTS帧:与控制帧发送方式相同,等待SIFS时间后直接发送
  • 网络分配向量(NAV: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):设置计数器,当减为0后,其他站点开始竞争信道
    • 只有当RTS/CTS中的持续时间域的值大于当前存储的NAV时,该NAV才会被更新

原理

![[Pasted image 20240102111606.png]]

  • 发送方发送RTS帧,其中包含了一个持续时间域,该域的值表明发送方完成帧交换所需要的时间,包括从发送数据帧到接收ACK帧所需要的时间
  • 收到RTS的站点根据其中的持续时间为自己声明一个虚拟信道,并且该信道正忙,用网络分配向量NAV来表示,在NAV时间内,该站点不会尝试发送帧
  • 接收方响应CTS帧中也包含一个持续时间域,该域的值足够大,以保证发送方能够完成数据帧交换
  • 收到CTS的站点根据其中的持续时间为自己声明一个虚拟信道,并且该信道正忙,用网络分配向量NAV来表示,在NAV时间内,该站点不会尝试发送帧

为什么要拓展

基本CSMA/CA存在:

  • 隐藏站点问题:B给C发,D无法侦听到
  • 暴露站点问题:B给A发,C侦听到忙,无法给D发 扩展CSMA/CA可解决隐藏站点问题 B和D在彼此通信范围之外,他们互为隐藏站点,当B往C发送时,D CD失败,反过来D往C发送时,B CD失败。基本的CSMA/CA机制无法解决隐藏站点问题

切换

•站点移出一个AP的信号覆盖范围外,进入另一个AP的信号覆盖范围内,这时它需要关联到一个新的AP上。这个过程被称为切换(Handoff)

切换过程

  • 首先,站点决定何时开始切换过程
    • 信号强度减弱
    • 帧重传
    • 基础设施网络中无法接收到AP周期性广播的信标帧(缺省情况下AP周期性广播信标帧,其中包含有SSID等信息)
  • 其次,站点决定切换到何处
    • 通过扫描机制得到所有AP的信息
      • 主动扫描速度快,但是开销大,目前大多数802.11产品都采用主动扫描
      • 主动扫描(Active Scanning):在每个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帧,然后等待来自工作在该信道上的AP的探测响应帧,从而得到所有信道上的所有AP信息
      • 被动扫描(Passive Scanning): 在每个信道上侦听来自AP的信标帧,从而得到所有信道上的所有AP信息
    • 根据SSID是否匹配、信号强度等信息选择一个新的AP
  • 最后,站点将和选择的新的AP建立关联。建立关联之前STA还要和新的AP进行认证过程,然后开始关联过程
    • 在这里站点发送的是重新关联帧(Reassociation )而不是关联帧

PON关键技术

  • 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传输,为保证安全性,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
  • 上行需要考虑TDMA同步问题
  • 实现动态带宽分配,提高带宽使用率,保证多业务服务质量 PON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多个ONU/ONT对共享馈线光纤的高效访问

GPON vs EPON

EPON直接将变长IP分组封装成以太帧,效率高,实现简单 GPON帧长为125us,无缝支持TDM业务 GPON继承了ATM的多业务支持,以业务类型为单位分配带宽 动态带宽分配属于GPON标准的一部分,但是在EPON中没有明确定义 GPON能够提供更高的速率,接入更多的ONU/ONT(最多128个)